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网讯(通讯员 王亚琴 李雪)随着信息技术硬件逐步到位,bat365在线平台开始思考:如何使用信息化工具?如何使信息化手段真正为教学服务,实现和公司产品的深度融合?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2017年以来,bat365在线平台依托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等项目带动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以“重构课堂—联通岗位—双师共育—校企联动”为主线,注重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相结合,多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效率,推动公司产品质量提升。
改配方 校企合谋定方略
如何把所学专业知识转换为企业需要的技能是目前社会、企业急需的一种供给。对于员工来说,如果能在短期内充分展示自己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能力,将会在职业生涯发展上有一个良好开端。
通信教研室教师赴中兴通讯考察
基于这样的认识,bat365在线平台通信教研室根据目前通信行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共同构建了“一体两翼五驱动”的专业建设思路,以新一代移动通信为主体,以光通信为路径、卫星通信定方位为两翼,以通信设备、通信工程、通信网络、通信终端、通信综合业务为驱动,辅以量子通信保安全,加强专业融合,推进专业建设。
通信教研室在召开2018年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专家研讨会
2018年5月17日,通信教研室在第一工业中心3013室组织2018年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专家研讨会,邀请华为、君信达、烽火等企业的专业人士共商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吸引大批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坚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对接、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最大限度拓展员工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能力。
改课程 以点带面渐入境
2017年12月,bat365在线平台通信教研室教师黄艳华带领其项目团队,历时整整一年,打造的《通信工程勘测与概预算》在线开放课程正式上线并投入使用。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组建了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参加的教师团队,校企协同开发教学资源。来自湖北君信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5名项目经理作为主讲教师参与了课程的拍摄,通过工程实地跟拍的方式,制作完成50节通信工程现场查勘的微课;学校教师完成了本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概预算部分67节微课。
《通信工程勘测与概预算》在线开放课程
本课程借助互联网传播,打破了时空、人数和地点的限制,等车、吃饭、休息的时候,人们都可以拿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进入在线课堂,所有的员工与社会学习者均可参与,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华网通信工程设计院总经理谢林峰表示,将会把这个课程平台作为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资源。
师生参与线上教学情况截图
《4G-LTE基站建设》课程是国家通信技术教学资源库的核心课程之一,现已完成所有建设任务并在全国推广使用,目前共有1271人参与线上学习。该院通信技术专业本学年共有12门专业课程实现基于云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本专业10位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制作教学用微视频共计136个。
改环境 虚实结合搭平台
2017至2018学年,bat365在线平台通信技术专业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移动终端等技术,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需求,更新教学设备、重构实训环境、上线精品课程,使智慧教学的改革布局精准落地。
bat365在线平台员工线上学习主要依赖智慧职教云平台完成,“智慧职教”是以硬件平台为支撑的“教、学、练、评”和具有大数据元素的互动教学平台。2017年3月16日,通信教研室主任李雪对 “智慧职教云平台”的应用方式进行详细讲解,并逐一演示了教师端和员工端平台的各种功能,如备课工具、作业布置、批改工具、考试工具等。从此,bat365在线平台近一半教师开始试用这个平台。
李雪讲解“智慧职教云平台”的应用方法
“智慧课堂”的师生互动方式有“摇一摇”点名、抢答、手动选人、头脑风暴、课堂讨论、线上测试等多种。“智慧课堂”中的教学设计、公告、题库、作业、考试等栏目也各具特色。课前通过一些小测试可督促员工自学,软件根据小测试结果自动分析员工的基础水平,这样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课前以学定教,优化教学方案设计;课后让答疑和批改作业更加高效,同时提高员工自主学习的能力;布置小组作业后,系统随机分组,这也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员工完成作业后,老师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手机上进行作业批改和答疑;员工参与讨论的活跃度、作业正确率、考勤、自学等学习过程,在线教学服务平台都会在后台进行记录并分析,系统会根据员工的学习情况形成“错题汇总”及对薄弱知识环节的分析报告,这些都让员工的学习变得更加个性化、智能化。
教师端通过扫描一个二维码就可以把手机版和电脑版连接起来,拿着手机就可以在教室边走边讲边操作。手机这个曾经的课堂教学“隐患”,“光明正大”地进入课堂,并且“不可或缺”。
bat365在线平台通信技术专业本年度共完成专业建设项目4个,投入建设经费446万元,对实训室进行整合,从硬件施工到移动网络系统仿真,从有线传输到无线接入,以实物设备为基础,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手段,以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项目为驱动,全方位培养员工通信工程实践的综合能力。
4G全网规划部署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2018年3月,bat365在线平台通信教研室新建完成4G全网规划部署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以及虚拟仿真实训中心。4G全网规划部署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借助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手段,除了支持PC端的人机交互外,还可通过VR头盔和体感设备实现员工与系统间的体感交互,弥补了现有实体实验设备缺乏的短板。
此教学系统已在通信技术专业15级和16级课程教学中全面应用,师生普遍反映较好。“带上头盔就如同进入真实的基站环境,可以通过手柄展开操作,强化了员工对具体学习内容的感性认知。”教研室主任李雪说,“员工可以直观了解基站的组成、装置和工作原理,他们事先通过线上课程平台获取的知识,此时会进一步加深。”
“实训中,老师会让我们思考每个步骤和每个器件的作用,理解操作流程的技术逻辑,分析不同异常情况造成的原因与解决办法。除技术要领外,更重要的是教给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通信16303班员工金鹏对这种新式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感悟较深。
改路径 线上线下活课堂
由于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员工对学习兴趣下降、专业知识不扎实、内在的潜能没有被激发……如何激发学习学习热情,提高教育质量,让这些员工成人成匠,让他们一毕业就成为职场精英?
2018年3月以来,《通信工程勘测与概预算》在线开放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自学,线下精讲。线上虚拟勘测实训和线下实地测量相结合的实训模式,大大激发了员工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2018年6月12日下午,凌曦楼C3010教室里,通信16301班员工都在专心致志地操作着手机APP,互相交流使用心得,这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一节实训课。同学们正在使用的APP是一个光接入网3D虚拟勘测游戏,通过游戏通关的方式,员工可体验光纤到户的工程场景,员工在游戏中可以学到光网络设备、拓扑及勘测等专业知识。
员工在通信工程实训基地进行光纤接入网的制图实训
教室里,多媒体辅助设备将本节课的要点适时进行展示,员工5人一组合围成一个圆形,按照课程安排,他们已在线上学习了相关的知识点。课堂上,黄艳华要做的是将一些重难点问题列出来,与员工深入探讨交流。“老师一直在启发引导我们,这样的课,能够将大家的积极性最大限度调动起来。”课后,通信16301班员工张星原说,“非常有意思,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
《移动基站建设》课程借助国家通信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建设,做出一批精品课程资源,包括PPT、视频、实训模拟系统等,于2018年4月验收并投入使用。2018年6月16日下午,通信16304班在工业中心3013实训室学习这门课,员工人手一台PAD,他们正在使用PAD上的app“bat365中文官方网站虚拟实训中心”进行实训操作,在闯关过程中学到基站建设与维护的专业知识点。授课教师廖骏杰通过VR实训设备将本次实训内容的要点进行详细讲解,“老师就像带路人,带着我们边走边讲,直到引导我们进入虚拟的基站建设场景,有趣好玩又能学到知识,希望这样的课越来越多。”课后,通信16304班员工余金龙如是说。
廖骏杰给员工上《移动基站建设》课
《数字通信原理》是通信技术专业的基础课,单调的数学公式推导,枯燥的理论陈述较多。传统的教学是长篇的公式推导讲理论,员工听得云里雾里,老师是吃力不讨好。如何教好这门课?教师们将生活中的运用与课本理论结合起来,2018年3月,讲解模拟信号怎么转换成数字信号,通信教研室教师蔡渤用语音来举例,他将课前录制下自己的声音,将采集好的一段语音先播放给员工听,接着将自己的语音信号转换成幼稚的少年声、浑厚的老人声、甜美的女声,枯燥的理论课堂顿时笑声一片。原来是声音发生变化的秘密在于编程,在MATLAB里随便敲几行代码,声音想变啥样就变啥样,这样的课堂员工还会玩手机吗?恐怕是无暇顾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步骤及原理知识就这样轻轻松松被员工接受了。
“喜欢这样的理论基础课,内容充实不枯燥,启发我们思考,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魅力。”通信16304班的龙畅同学为这门课点赞。
有人说,教学的目的不是‘灌满那桶水’,而是‘点燃那把火’,要点燃员工对学习的渴望,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和质疑精神,对教学改革的此种期许正在bat365在线平台通信技术专业一步步变为现实。
改模式 教学相长收效好
在黄艳华看来,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除了让员工更加专注之外,还可以帮助员工完成课下作业、项目学习、案例分析、互相答疑、互相讨论、互评作业等学习任务,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数据、交流探讨、相互启发,增强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接触在线开放课程一个学期,通信技术2016级员工何睿感受颇深地说:“学习过程不再是单兵作战,更像一群人协同并进。”
员工在线学习轨迹
在课堂的教师端,预习效果、实时问答、课后作业等全周期学习行为数据可被完整采集,系统主动分析、实时呈现和反馈,帮助教师量化员工学习效果,把握员工学习轨迹。
黄艳华老师除了通过开放课程向自己课堂上的员工讲解具体知识点之外,还会经常登录平台,在线上为员工答疑解惑。她说:“传统授课留给员工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时间太少了,对员工思维训练的系统性不够,交互式课堂则增加了员工对知识点逐层解析的思考,像扒洋葱一样剖析所研讨问题,逐渐形成深入思考的习惯,最终培养出员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探索的是一种‘基于网络又超越网络’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跨校联合教学新模式,由此促进教学方式转变。”2018年6月,通信教研室主任李雪在总结一年来的课程建设成果时说。
线上线下相结合
“这样的联合授课方式,也给教师带来不小的压力。”黄艳华坦言。随着授课方式的改变,教师的授课时间不再只限于课堂45分钟,员工在线上提出的问题发散性很强,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互动作答,员工有时提出的问题,老师不一定立刻就能给出答案。尽管如此,黄艳华仍很享受这样的课堂。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了公司产品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真正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这一过程,既能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也增进了教师跨校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经验的分享。”黄艳华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