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风雨踏征程 砥砺前行开新端

——bat365在线平台师生2018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征战记

发布者:bat365在线平台发布时间:2018-05-29浏览次数:1074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网讯(通讯员 史可 彭芬 阮艳 朱里奇)“这是一个满血复活的日子”,5月21日,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光伏电子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比赛中,团队的参赛师生凭借自己扎实的基础、精湛的技术、良好稳定的发挥,在竞争已达“白热化”的项目上,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至此2018年bat365在线平台征战全国职业大赛的三支队伍圆满收官,共取得2个全国三等奖。

  “光伏电子工程设计与实施”赛项师生合照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3支活跃在全市、乃至全省职业院校的技能团队,从建队之日起,便师生同心、团结一致,挥洒着智慧与才情,秉承着“厚德笃学,求实拓新”的校训精神,在苦练中砥砺前行,在创新中发展壮大。

潜心笃志明学识  春风化雨育人才

可以这样说,自2018年初组队,迎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开始,陈晴、王川、朱里奇及季峰老师及其所创建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光伏电子工程设计与实施”“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团队便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征战。“潜心笃志明学识,春风化雨育人才”成为这三个团队征战省赛、国赛不变“初心”。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要历经省赛、国赛,整个比赛战线拉的很长,寒假期间,所有赛项的指导老师主动留校,明确分工,有的老师给员工搜集相关的比赛材料、历年的比赛试题;有的老师频频联系厂家,只为了借更多的设备,为员工的备赛做更充分的准备。

  师生备战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

寒假期间,指导老师在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备战环境的同时,也对员工的课业丝毫不放松。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这一赛项的内容是全新,尤其是数据恢复部分对老师和员工来说都较为陌生,为此,阮艳老师在网上搜索到了上千页的资料和员工一起自学,其中关于“数据恢复技术深度揭秘”知识点的材料就有885页之多。

  师生备战“光伏电子工程”赛项

“光伏电子工程”指导老师李琼在训练的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检查员工的练习情况总是细致入微。在比赛题目公布后,她对照去年的打分标准,制定练习的评分细则,精确到0.5分地进行落实,而这0.5分的背后是李琼老师夜以继日的辛劳。

成就源于热爱  坚守始于责任

愚公移山,贵在矢志不渝。回首整个备赛过程,“光伏电子工程设计与实施”指导老师朱里奇感叹道,“这是何其艰苦的半年啊!‘光伏电子工程设计与实施’赛项涵盖面极为广泛,其中PLC电气控制技术、组态软件编程是以前没有涉及到的,李琼没有丝毫的畏难情绪,从春节前就开始自学,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平常要半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在比赛题目公布后,李琼老师一边多方请教专家,一边加班加点调试程序。就连自己的丈夫都被拉来作为专家和助手,多次到实训室陪着李琼老师一起解决技术问题。”

“在带领员工赴咸阳比赛的路上,因遇特大暴雨,路上积水导致火车误点。为让员工早一些时间熟悉比赛环节,我们在火车站等待5小时后,换乘武汉到郑州、郑州到西安的火车,历经十几个小时后于次日凌晨0点半终于赶到酒店。”李琼老师如是说。“虽然路途波折,但看到员工提前在赛场熟悉环境露出笑容的那一刻,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师生备战“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

“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是学院首次组队参赛,因缺乏经验,指导老师接到任务时对如何组队、带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既然委之于我,我便不能辜负!”从接到通知开始,没有推卸,没有迟疑,唯有“责任”。首次指导比赛的阮艳、杨雁冰老师立即肩挑双担:一边一丝不苟指导员工,一边毫不松懈训练自己。晨曦露头,他们已伏案备课;皓月当空,还在钻研方案——因为责任,便甘于坚忍!

备赛期间,阮艳老师正逢胃病发作,普通的进食便会引起胃部不适,但她仍然坚守在备赛现场,每天以粥、汤和清淡软食进餐,几种胃药随身携带,比赛结束后,碰到教研室的老师,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人又瘦了”。

备赛期间,杨雁冰老师的爱人因病住院,只剩三岁的孩子独留家中,但这一切都没有耽误杨雁冰老师征战大赛的步伐,杨老师说:“幸好家人都比较支持我,努力的工作也是为了更好的给孩子树立榜样。”

苦乐芬芳岁月里  拼搏多彩师生情

说到备赛的苦与乐,bat365在线平台参赛选手的话匣子顿时打开。汪航洋说:“比赛结束的那晚,我就知道成绩不是很理想,心里觉得特别对不起老师这段时间对我的栽培,心情很低落,季峰老师带着我在赛场附近转了转,摸着我的头说道‘不要有那么大的压力,放宽心。表现已经很好了,参与比赛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季峰老师的一席话让我心里一下子轻松了好多。”

  “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师生合照

朱健成说:“在比赛之前,训练之前我看不起焊接工作,觉得这个岗位太简单了,也不是岗位里面的核心工作,随便对付一下就可以了。经过训练才发现,原来简单的工作并不简单,焊接是我的弱项,训练后期我每天早上起床开始练习,晚上回到宿舍再练到11点,不记得有多少次是室友强行将焊枪从我手中拿走让我赶紧上床睡觉。”

张琪说:“初赛因成绩不理想而哭,到进入国赛。成功没有捷径,就是认准方向,毫不犹豫地走下去。”他这样说,也这样做到了,从最简单的基本功入手,到渐入佳境参加省赛获得一等奖,再到国赛的获奖。张琪的付出只需看他手上无数淡淡的茧,那是训练时被磨出的一道道印记。当然,如今,在他眼里,那已然是他成长的骄傲之花。

树因有根而坚韧繁茂,团队因创新而永葆常青,这三支队伍拒绝平庸,自强不息,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一把把小小的焊枪,一根根细细的电线,参与国赛技能团队的师生们便这样联系在一起了。岁月在之中沉淀,青春在之中不朽,“将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这是和谐奋进的团队,他们没有什么秘招,也没有什么法宝;他们一路扶持,共同学习,共同训练。在技能上,他们用一次次焊接、一道道编程筑成了坚实的基本功,为学院荣誉、人才培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精神上,他们以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完美演绎了工匠精神。